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十周年系列讲座:尹李峰谈中央部门预算改革

发布时间:2016-11-09 15:39:03   点击次数:

2016年10月23日,财政部预算司中央二处处长尹李峰莅临我院,为同学们献上关于中央预算改革的精彩讲座。尹处长介绍了部门预算的背景与流程,及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执行与监督。

本次讲座由刘乐峥副教授主持。讲座开始,尹处长说:"我很幸运,毕业以后在财政部工作。我的幸运是因为,在这期间参与了一些重大的财政改革,并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贡献其中。今天研讨的主题是'中央部门预算改革',对于预算改革,我还是一个学生,希望能与大家分享探讨目前所学。"尹处长首先介绍了部门预算的背景,2000年以前政府不搞预算制度,而是按照老的预算科目划分,统一由财政部一个司局管理,没有部门预算的概念。部门的收入与支出也不全面,有很多预算外的收入,预算分配基本上就是基数(即经验)加增长。2000年,国家推出部门预算,并实行一系列相关改革。部门预算即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五级政府分别为,中央、省、市、县、乡,中央预算即指中央本级预算。部门预算要求一个部门统一把自己的收入支出编入一本预算,财政部划分出多个司局。财政部同时进行科目改革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的改革,即按照功能与经济分类,尹处长解释,"功能即干了什么事,经济即怎么干",另外部门预算将各个部门的申请流程也进行了更改。尹处长强调,"改革是一个过程,近几年来国家政府的改革更加深入公开透明、服务型政府的财政理念。"

接着,尹处长介绍了部门预算申请的流程。部门预算主要包括部门的收入与支出两部分,收入以财政拨款为主,有些部门有小比重的经营收入或事业收入。支出主要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尹处长幽默地解释,"基本支出即养人的钱,包括工资,津补贴;项目支出即干事儿的钱,这个在部门间差异比较大。现在每个部门都要建立项目库,根据部门想做哪些事情,事情下面有哪些项目,项目下有多少款项来完成项目的编写。国家在财力分配上,由于总资源有限,从前是考虑基数预算,现在开始部门预算

但也依旧无法做到零基预算。但现在能够通过项目库的滚动,按照项目库的轻重缓急,即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的方面分配财力,从而更多的接近零基预算。预算编制的本身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若没有项目库,没有制约,会出现不重要的项目挤出硬缺口,最终未能有效分配资金。因此还需要加大监管,减少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尹处长还表示,当今强大的信息支持大大减少了项目传递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目前的预算编制流程为两上两下制。一上,部门将项目报给财政部。一下,财政部根据明年可用的财力分配到各部门。二上,部门根据分到的财力将重要的项目往前排,而后将项目在报给财政部。二下,财政部将全国各地的预算汇总形成全国预算草案,经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进行批准,批准后再报给各个部门。预算编制完成后,要实行预算公开。

有关部门预算的执行,尹处长表示:各部门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或需调整,若财力不足,则申请追加预算;若财力过多,则可以退回总预算或到第二年使用。对此克强总理强调:要防止资金沉淀。中央需加强对于资金的审理与使用力度,督促各部门谨慎编写预算。最后编写结算草案,经全国人大批准后在全国公开。

尹处长提出了部分目前仍需改进的问题,"我们现在也感觉到,部门预算还要向前推进,还存在需要继续改进的问题。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是部门,我们在不停的做加法,将一些部门规范后加入进来并实施更好的监管。而部门的预算该如何定义?对于预算申报,人大一年一审,如何保证后续资金的法律效力?在追求绩效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不能只关注资金流向而不关注效果。谁来监督每一个项目的绩效?项目评审标准很重要,应该将其中的一些项目拉出来做标准,但具体应该如何选择?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改进。”

讲座最后,乔宝云院长亲自总结,并再次对尹处长的到来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