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海涛校长专题讲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财税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4 14:40:37   点击次数:

2023519日上午,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教授在学术会堂606会议室,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财税学科建设》为题,为我院师生讲授了一堂既生动又深刻的讲座。


马海涛教授重点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财税学科发展的时代需求、学科特征以及学科中的重点问题三方面展开阐述。

马海涛教授指出,一方面,财税学科应构建立足中国国情的自主知识体系。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财政智慧;要包容性借鉴优秀的财政理论成果;要系统性总结我国财税实践的宝贵经验。从学术层面总结我国财税发展历程中的问题,有机融合各省市财税改革经验,构建财政学研究新范式,将中国实践提炼为一般理论,最终服务于时代发展要求和经济建设目标。另一方面,财税学科要以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现实重大问题为根本遵循。财税学科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回应财税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以“四个自信”为引领,积极服务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绿色税制改革路径;进一步拓宽学科研究视野,加强财税学科建设的对外交流。

 


马海涛教授从财政学的政治属性、科学特征以及跨学科三个角度,深刻诠释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财政学的学科特征。他指出: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要求,财政学理论应当立足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全面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以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构建服务于国家政治目标、响应时代需要的财政学理论,指导财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财政学与其他学科具有密切联系,其理论体系呈现普遍的“跨界”特征。立足于实践和发展的视角,必须重视财政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以全局性思维汲取并整合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回应中国式现代化对于财政理论体系建设的要求。

最后,马海涛教授聚焦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财税学科的重要问题。一是基础理论问题。首先,财税学科研究目标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情,研究主体应明确区分“国家”和“政府”在财政行为中的定位与功能。其次,要正确理解政府与市场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界定政府行为与财政职能的边界。再者,财政与货币关系方面,要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在货币调控中的作用及其理论机制,以及如何强化财政与金融系统的协同合作等。二是重大实践问题。马海涛教授从预算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税收制度和财政监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他指出:预算管理制度应深入研究加强四本预算衔接的具体实现模式及路径;政府间财政应确保地方财力与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相匹配,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建设;优化税制结构,提升现有税种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加强税收征管理论体系建设;加强财政法制研究,注重提升财政监管效率。

马海涛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和深度,又与中国财税改革实际情况紧密联系,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内容翔实,对财税学科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与会师生表示,马海涛教授讲述的内容加深了自身的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财税体制改革的认识,拓宽了对财税学科建设的认知。同时,马海涛教授的讲座也为我院突出特色,加强合作,着力发展和建设具有中财特色的财政学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